共同承担责任──记四川农村乡镇垃圾分类经验与成效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五光十色丶灿烂眩目的各式商品,可物质繁华背後不无代价。不断消费令垃圾大量堆积,我们或以爲把垃圾扔出家门,它们就从此消失。原来,垃圾可以静悄悄地回来,爲不顾後果的行爲向我们施袭──腐烂的垃圾会释出污水和毒物,处理不好进入河流和农田去,左回右折地最终返到我们的食物和餐桌上,酿成各种中毒事故和顽疾……

  现代文明衍生的垃圾问题再不容我们掉以轻心。中国大陆正经历着经济高增长期,衆多城市和乡镇近年均面对垃圾围城的危机,而乡镇的情况尤被忽略。四川省宜宾珙县孝儿镇於2006年就经历过这样一场危机。当时垃圾没得到好好处理,居民把垃圾倾倒到镇政府门前,堆积如山,连政府办公室的窗子也盖过,臭气熏天。政府无法不正视问题,政府遂与社区伙伴合作,於2007年携手在孝儿镇推行当时被视爲前卫的垃圾分类试验计划。六年下来,努力渐见成效,孝儿镇居民现在对垃圾处理的重视和意识都提高了,该镇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更减少,爲改善环境迈进一步。

  孝儿镇试验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是首先在家居源头把垃圾分爲干湿两类,湿垃圾是能生物降解的有机垃圾,循环再用於堆肥及生産沼气,供该镇周边的农户使用,堆肥用於农耕,沼气则用作家庭烹饪能源。其它垃圾如塑料丶玻璃瓶等回收,而馀下的垃圾才运往堆填场填埋。

社区伙伴重视环境教育

  社区伙伴的支援主要是透过社区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带领居民反思现代文明下的消费丶垃圾问题和生活的关系,推广可持续生活理念,同时在孝儿镇政府牵头进行垃圾清运丶填埋和堆肥等管理时,社区伙伴协助监督。社区伙伴和镇政府按1:1的比例投入资金──政府资金主要投放於人力成本丶清运开支及垃圾车等固定资産;社区伙伴资金则用於培训丶工作坊及环境教育上。

  试验计划实行六年後,社区伙伴委托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可持续研究与教育中心进行研究,分析孝儿镇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经济成本丶居民垃圾分类行爲的特点及态度,以及计划实施後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研究报告於去年完成,详述科学数据结果,并作出建议。

  根据报告,计划的效益包括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这对减缓全球暖化而言最有意义。研究以2011年的孝儿镇垃圾量及垃圾分类组别爲基础,将垃圾管理模式分成四种可能的预案(包括「无分类利用」丶「有点分类利用」丶「中等分类利用」及「较好分类利用」),来估算每种预案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孝儿镇实行的垃圾分类属於第二个预案,即「有点分类利用」。估算显示,该镇在2011年的垃圾总量爲4,753吨,如果完全没有分类,所産生的温室排放是4,626吨二氧化碳当量[1],但实施了垃圾「有点分类利用」後即减至 4,461二氧化碳当量[2],少了 165吨二氧化碳当量。

计划实施六年喜见成效

  报告显示,垃圾分类计划的经济成本低,有助节约垃圾处理的开支,当中牵涉的经费包括垃圾清运丶终端处理(填埋丶堆肥和生産沼气所需的基础设施)丶管理成本丶项目监督管理人员开支丶社区宣传教育丶外聘专家及社区能力建设等。2007至2012年间,孝儿镇实施垃圾分类的吨处理成本平均爲110元/吨,低於其他中国内地城市没有分类的垃圾清运及处理成本,例如广东惠州市於2004至2005年的垃圾处理吨成本爲163.44元,2012年厦门政府支付予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处置费更达 170元/吨。

  在孝儿镇垃圾分类後,垃圾的循环再用未有直接的经济收益,因爲堆肥和沼气都供镇周边农户免费使用,但却有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该镇资源回收商贩数量,由过去的2家,增至8家。

  研究透过问卷有效地访问了182位孝儿镇居民,结果显示,67%受访居民的家庭是按规定进行干湿垃圾分类,不会进行分类的只有11.5%。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态度呈现支持性和消极性态度,其中支持性态度爲主流,显示经过六年努力,居民对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的意识已有提高。

  研究报告并对未来继续实施垃圾分类计划提出多项建议,包括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实现垃圾清运量和填埋量双减少。另外,调查发现居民处理有毒或化学垃圾(废电池丶旧灯管丶农药剂瓶子等)欠妥,只有三分一受访家庭会把这类垃圾单独投放,有些甚至将之扔到河里,造成污染,报告建议未来须在这方面加强教育和宣传。

  孝儿镇垃圾分类的经验揭示了垃圾处理实属一项共同承担的责任,我们每个人每天在生活中都参与制造垃圾,而垃圾处理不妥善,必然影响我们的整全健康;若要解决垃圾问题,不能单靠一个部门或单位努力,却要制造垃圾的每一个个人都参与其中。

  四川大学固废资源化实验室卢红雁博士更指出,垃圾处理不能用集约化的单一方法应付,例如找一个地方把所有垃圾填埋了事,这是不可持续的做法,因爲填埋场很快就被填满。长远又可持续的策略,应是结集多种方法的系统处理,包括首先在源头减废(例如商品节约包装及减用塑料袋),産生垃圾後进行分类,实施资源回收再利用,最後剩下来的垃圾才运往填埋场。

  社区伙伴就孝儿镇的垃圾分类经验及探讨可持续的处理垃圾方法拍摄了以下短片,片子以「逆袭」命名,取自网络游戏中一种自强不息丶充满正能量的精神,喻意从民间基层做起的垃圾处理方案,大有「逆袭」力量,草根人民虽弱小但能鼓足拼劲,不放弃地实践可持续生活。此外,卢红雁博士亦在片中阐释了上述结集多种方法的系统处理垃圾理念。

  请点击以下连结观看「逆袭」,分享孝儿镇居民的垃圾分类经验,以及其他民间不同逆转垃圾围城的努力与尝试: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2MzU1OTYw.html

活动相片分享:
+ 击点放大图片

孝儿镇过去没有处理垃圾的有效系统,垃圾堆得满河皆是。
乾湿垃圾分类不全,引致堆填场温度高,出现自燃现象。
垃圾分类培训会。
居民讨论垃圾减量方法。
在培训班上,居民认识消费背後的垃圾问题和健康危害。
居民利用堆肥在周边种植辣椒茄子的试验教育。
堆肥试验地有点成绩!
 
 

  1. 碳排放量用以量度某类活动或某个産品的産生和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温室气体的总和,主要是活动或産品对汽油等化石燃料的消耗丶电力的使用丶有机垃圾産生的甲烷气体或N2O等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的量度单位是t CO2-eq/yr,即相当於每年排放了多少吨二氧化碳当量。因爲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等其他气体,这些气体都会根据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折算成二氧化碳的数量,所以最後用二氧化碳当量来表示。
  2. 孝儿镇实施了垃圾分类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等於垃圾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排放量,跟剩馀垃圾在填埋场末端处置的排放量相加後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