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刚刚好——小的价值在行动中

课程中,老师邀请学员借用日本俳句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图为学员Paween Mahanago的泰语作品,译成中文是:「每天脚步四处溜,今天某处变异,凉风至。」

每首诗只有三句的日本传统文学体栽展现“小”和“简单”的内涵,相对於现代人透过忘碌多为来寻找意义,简单的俳句蕴含深刻,助我们慢下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文 / 张睿

编按:

  张睿在北京木兰花开文化发展中心工作,关注打工者群体。在2016年,在社区伙伴支持下,她参加了由泰国Ecovillage Transition Asia(ETA)与INEB合办的领导力培训课程。课程共有21个单元,为期6个月。作者参加了当中两个单元 – “生态 – 学习亚洲传统中生态观的智慧”及“政治经济 – 结构暴力和出路”。本文是她课後的心得与体会。

  为方便阅读,社区伙伴编辑修订内文小标题後,以下按小标题分为六个链结,按下小标题链结即读到相关段落。

+ 击点放大图片
辻信一老师在分享学习讯息。(张睿)

 

 


楔子:感悟与得力之基——静心

  很久没有这样的学习,放下一切牵绊,工作丶家庭与孩子,完全只是以“我”为主体的投入学习。所以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学习,学习的印像深刻,学习体悟也不少,学习的整个过程是满满的幸福。

  当我去回忆整个学习过程为什麽给我这样的愉悦,与我在北京的城市生活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在泰国的学习,我的身份很单纯是一个学习者,我的身体很放松,我每天早晨听到小鸟的叫声就起床,我会去跑步,我会不由自主的深呼吸,我自然的想要舒展我的身体,我可以很自然的进入禅修,我也不会吃的特别饱,也不会特别渴望吃肉……总之我的身心是一种放松自然的状态。

  我在北京城市的生活,我认为已经是在按我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可是每天仍然疲惫不堪,锻炼身体是一定要计划的,因为不锻炼似乎不可以,“禅修”几年前就接触,可是我好像很难进入,每次坐下来都很累,因为思绪满天飞……

由 "丛林法则" 到 "自然法则" ——由我执到无我

  我想辻信一老师对“自然法则”与“丛林法则”的解读也许能够说明其中的区别:生命的形态都是跟着自然法则,都是无我的状态,但在丛林法则里,生命都需要意义,需要竞争。自然中的我是一种无我状态,是非自我。当你达到无我时,就不会去找自我的满足,领会自然法则,找回初心,所以任何生命的形态都是有智慧的。我是什麽,不是线性思考,也不是因果,也不是牛顿定义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过度简单理解世界的方法和逻辑,我们应该拥有三个能力去理解,我是什麽:是自我觉察丶是拥有智慧丶是寻找意义。

  似乎人在“丛林法则”中必然伴随焦虑与困扰。我一直无法让自己进入到禅修之中,“禅修”是我在现有认知里,能够寻找到的在“丛林法则”中回归自我进入“自然法则”的一种修为方式,可是,无奈的进不去。在泰国学习时,我能够很快的进入,我想,是我一直寻找的一种释放。也就是,在“丛林法则”中我其实十分执着,我既痛恨“丛林法则”,但是在不知觉中又执着於此,你说,我不想,可是你的手却握的紧紧的。是的,我们太紧张了,在“丛林法则”中不紧张又如何生存呢?也许泰国的学习於我来说是一种想像的实现,即脱离现实生活,给自我另一种可能性的想像,所以带着想像进入泰国,我自然的进入自然状态。泰国的学习於我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慢下来,刚刚好,就不远了。

  在“丛林法则”里,做到“慢下来”是不易的。因为你不自知的就深陷於“丛林法则”之中,以中国近30年的变化,我们就在其中,起初的城市化进程丶加入世贸丶全球化渗透,给我们带来的是欣喜与全新视野。所以我们都很“快”,我们陶醉其中,我们也会获得满足感,因为充实而繁忙。但同时带来的也有紧张和压迫感,有一天当你感觉累了,站在人影如梭的地铁站里,一趟趟地铁重复快速的驶过时,当你站在天安门前仰望城楼时,你发现好像这个城市其实离你很远,或者你不知道你生活了这麽多年的城市与你有什麽关系?现代社会通过现代生产的方式,把个体不断的从你所生活的社区分离出来。人就越来越孤立越来越脆弱,因为人类进入的是全球唯一的市场,只通过经济来定义我们是谁?

命名世界丶执着与隔离断裂感——不察物我互联

  除此之外这种隔离断裂感,也体现在命名与非命名的诠释里。命名只是命名,不是事物本身,是人类思考出来的,并不是世界源出的一部分,命名世界的基础是没有命名的世界,就是自然,在未命名的世界里,自然里无所谓好坏,只是因为我们对命名世界里有太多的执着,而使未命名世界变的没有意义,但事实上命名世界只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方法,并且在命名的世界里很难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去认识世界,我们陷入到执着里,只有寻找命名世界与未命名世界的平衡,我们才可以生活得自由。

  我们执着於命名世界,而这种执着把我们割裂开来,在我们不断追寻命名意义时,我们的断裂感隔离感会愈发强烈,我们离自由也就越远。而事实上社会的发展是整体共同发展的,不能分离,彼此联结的。其中也包括自然,我们在无限索取她。自然是财富,但是我们不可以拥有,我们和自然之间是联结而不是拥有,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可以拥有,我们之间是联结而不是拥有,我们是其中的一部分。

  就像辻信一老师这样解读共同存在,“空气”一直在我们的身体里,分不清楚哪一部分是空气,哪一部分是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就是空气,空气就是我,动物也是这样。我们呼吸的空气是相互交换的,是连接在一起的,也许我们现在呼吸的空气是6500年前的,所以没办法说空气是我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物种都是相互关联的没有什麽区分,不仅关联现在,也关联过去和未来。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同一条河。

  我们过度掌控我们的世界,我们拥抱文明的同时,没有意识到文明是一种被外界内化的知识。我们丢掉了我们的文化,在地丶原生态丶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就像我们中国的城市,每一个城市无论建筑还是价值观似乎都很像。

  很喜欢《自然农法》里提倡的,少一些人工的介入,让土地自然的生长,不耕种,不用化肥,尊重所有的生命。就像森林里的土地是没有耕种的,保持了所有生命体的多样性。耕作作为人类文明的行为,但在自然的时长里却是短期的行为。川口由一说,自然农法的行为看起来很孤单,但是他一点不觉得自己孤独,他也不会劝说他的邻居也去做自然农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因为他观察到他的邻居没有做好改变生活方式的准备。转变是逐步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哲学,是意识的转变,是对现代生活的反思。他自己会坚持下去,真理总是真理。如果你跟随你真正的道路,就会给你带来快乐。当我们学会照顾生命的时候,就会随遇而安,减少欲望。

在全球垄断下探索社区经济——对经济学的省思

  第二周的学习就像大学里政治经学课程,不过和上大学时不同,大学时基本上是概念堆积概念,所以都是似曾相识但是看不清楚面目。虽然後来的生活中也是常有接触这些知识点,不过这些知识也都是碎片化的,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意识到需要认真的去再学习。这次有机会梳理了一遍,从理论上了解古典自由主义丶新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看清楚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以及全球化过程一个硬币的两面性,了解金融危机形成的过程,以及不同国家对社会主义尝试的失败与讨论;第一次认知佛教经济学,第一次了解到世界各地都有社区在进行社区经济的探索。

  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代表了一种“最大化”的框架,它试图使利润丶欲望丶市场丶工具使用及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构建一个“越大越好”丶“多多益善”的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全世界就像一个工厂丶一个体制丶一种文化,也就是在经济层面上整个世界被分工为工业化链条,每个国家都是链条的一部分,只生产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需要都通过购买满足,全球消费着同样的商品;政治层面上整个世界都朝向同样的政治体制即所谓的民主选举制;社会层面上整个世界在互联网的传媒方式下进行着同质性文化的传播。这样整个世界都处於标准模式下,即便实现全球范围的垄断,而这种垄断似乎都不需要军队,让我们在不知觉中进入後殖民时代,哪怕是大学的奖学金也渗透着教育垄断。社会结构里的各个层面也都渗透着结构暴力,在竞争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社会不断分化,民众没有选择。有时候会问,资本主义的下一个体制会是什麽体制?社会主义吗?似乎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在失败……我们的出路在哪里?是的,如果只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似乎会走到死胡同而看不到希望。

西方经济学vs佛教经济学——利润丶欲望丶市场vs适足丶共生丶幸福

  在我们这两周的学习中,都会不断的出现一个人——舒马赫,他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先驱,在20世纪70年代,他的提出“小的是美好的”的观点,就指出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经济结构,不外乎个人追求利润及进步,从而使人日益专业化,使机构成为庞然大物,带来经济的无效率丶环境的污染和非人性的工作环境。他把对传统发展模式批判的眼光指向了现代技术和大型组织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积极倡导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即以人为主要资源,提高教育水平,珍重土地,更有效地运用工业资源,发展人性化的中间技术。

  他提出佛教经济学,代表经济“最小化”的框架,苦难丶欲望丶暴力丶工具使用及自身利益必须最小化。指出“小即是美”以及“少即是多”。 佛教经济学首先是从佛学角度反思经济发展的学问。 通过“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方式)思想出发,检视了现代经济活动的正当性,并指出佛教“中道”思想在经济学中的价值,即妨碍解脱的,不是财富而是对财富的执着,不在於美好事物的享受而在於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所以佛教经济学的主要旨义是简朴及非暴力。

  佛教经济学是一种“中道经济学”,其两大特征:谋求真正的福利,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者。因为以西方工业化模式为榜样的经济发展道路,不仅加速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而且使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之中。就“劳动”来说,举世公认,财富的一个来源是人类的劳动,但现代经济学家却将“劳动”看作一种恶。於是,雇主的理想是有产出就不用工人,工人的理想是有收入就不用工作。从佛教的观点看“劳动是在人类有尊严及自由的情况下适当地展开。凡从事劳动的人都得到祝福,而他们的产品也是”。不幸的是,工业化模式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而扭曲了劳动的意义,其结果是农村经济体崩溃丶乡镇失业趋势上升丶城市中最底层阶级人数不断扩大。为此,舒马赫提出以“中间技术”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丶失业丶乡村凋敝等问题,其发展理论可概括为:适中的规模丶适中的技术。与此相应的是,来自当地资源丶满足当地需要的产品才是经济生活的最合理的方式。这种态度有助於探寻适合各民族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佛教经济学有三个基本理念:“适足经济”理念丶“和合共生”理念丶“国民幸福总值”理念。

  “适足经济”理论包含三项基本原则,即适度丶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甘地说“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物质财富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欲”。该理论指导人们重视正直丶诚实丶勤奋丶知识丶智慧丶敏锐等方面素质的培养。适足经济也并非是闭关锁国的自给自足经济,而是在全球化大潮中争取成功之道。它强调每个人要有应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国家也必须具有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只有“适度丶合理和有内在的免疫力”,人们才会“知足常乐”,也才能形成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和合共生”理论即 “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他者”。 主流经济学是以“经济人”的自我利益为中心,因而强调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丶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佛教经济学将“我”的观念转变成“无我”的观念,批判“我执”,强调人与人丶人与自然“和合共生”。

  “国民幸福总值”理论,是不丹国王於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用GNH概念,对应“国内生产总值”GDP,不丹王国还将“国民幸福总值”写入宪法,作为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把国民幸福总值具体化为四大支柱:(1)环境和资源的保护,(2)公平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传统文化的保留,(4)优良的治理制度。可以说“国民幸福指数”理论是“适足经济”丶“和合共生”理念的综合体现。

我的社区工作那麽小——价值却在行动中

  以上对佛教经济学的整理内容来自於泰国学习老师的讲解笔记,也有部分是参考网上相关文章的搜索。因为第一次接触佛教经济学,可能在理解上还是有许多偏颇,但是一扇门的打开,带来的不仅是视野。是的,我们在尝试社区经济,可是没有太多的信心,因为太小了,又无可借鉴。我们的确也为社区经济的尝试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在一点点理解一点点消化,这个陌生,但似乎不太一样,也许有些许惊喜的社区工作的可能性……或者说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前路看不清,且走且珍惜。

  不过这次的泰国学习於我来说是必要的,第一个必要性在於,佛教经济学似乎给到我一个理论的支持,这样似乎某种程度证明我们工作的意义。呵呵,我似乎在刻板教育下长大,做任何事都需要意义来支撑。这也是一个人的教育的影响,使其可能觉醒时,要挣脱却又不断的无意识的被带回到原地困扰。第二个必要,做了几年的社区中心,她依然那麽小丶依然那麽慢丶给於的依然那麽少……可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不断的对我们说,你们要快点长大,要不你们就会被淘汰……是的,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让我们不断的加快手中的事物,我们要改变我们要改变……然後我们疲惫不堪,然後我们还是那麽小,然後我们十分怀疑我们存在的价值……这次的学习到是很好的诠释,慢下来,刚刚好。这次学习刚刚好,是我做了多年社区工作另一个角度的证明,她的价值就在行动之中。

(全文完)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