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裡湖,一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
說到白褲瑤,那雲霧縈繞的山寨、淳樸幸福的瑤民、五彩斑斕的服飾、高亢渾厚的銅鼓聲、深沉厚重的宗教葬禮習俗等,沒有人不知道她。然而,白褲瑤也被當地人不冷不熱的稱呼為「瑤老庚」或「瑤老同」。白褲瑤之所以讓世人如今還忍不住的好奇、羡慕甚至有爭議,因為她堅守的那份固執。她不是一個只用文字記憶歷史的民族,而是用自己的行為來演繹歷史,用行為記住歷史,世代堅守延續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這份執著的精神在這個不斷遺忘過去的時代還去哪裡尋找?
如果沒有外來文化的干擾,在幸福的指數裡,這是一個身在幸福中的民族,物質貧乏的痛苦因為有著精神靈魂而得到依託,民族凝聚力量的存在是最大的支撐。我們如果丟掉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不加思考地去追求和仿效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就像流落于他鄉的浪子,走在主流時代裡最尾的一群人,每天品嘗著找不到歸屬感的悲哀。
也許社區夥伴進入白褲瑤社區做項目,是因為這裡有著與他們理念相近或吻合的社區。
隨著社會的變遷發展,交通的開發,白褲瑤逐漸與外界接觸。但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障礙因素,特別是在生活條件及方式與外界存在很大差異的情況下,如何完整地自我表達和溝通。物質貧乏的生活,亦讓她們在當地人那充滿優越感的話語和眼光中很自卑。
在南丹裡湖瑤族鄉王尚項目點,是其中一個合作社區。整個屯有97戶、300多人,不可避免的打工潮流讓村裡留下的都只是婦女、小孩、中老年男人。在文化項目這一塊,我們試著鼓勵大家重拾一些面臨危機的文化,如學習傳統樂器、不定期地交流特殊宗教儀式、老人向小孩子擺故事等。在和婦女交流中,又得知她們的期望是能學會一點漢語和算術常識。通過一個月的摸索調查,我們在村裡舉辦一個夜校班,內容從她們最需要的、最感興趣的開始,結合生活情景進行學習。希望讓婦女們通過掌握一些與外界交流的能力,增強婦女對生活的信心和參與公共事物管理能力,幷借助文字對白褲瑤的傳統文化與婦女們做一些總結、分類、學習,希望在強勢的主流文化面前提高婦女們的文化自覺。至少,在不可阻擋的旅遊業發展趨勢面前,作更多的準備,以至於自己的文化不至那麼脆弱。
也許在短短的項目週期內,她們不會馬上學到很多知識,但那是一個開始。看著她們充滿憧憬的微笑和努力,算是給她們堅守自己家園的一份力量吧!在夜校班中,我們看到有幾位婦女開始在文化傳承和公共事物管理中起到關鍵作用,這對其他寨子來說可是件值得學習的事情。在08年村項目管委會中出納和會計的角色,也都由婦女來接管,小資金的管理運作效果毫不遜色於前兩屆。在小學生的文化傳承班上,婦女也和男子一樣,作為社區藝人參與學習活動。
有一次,一位婦女曾主動對來訪的客人說:「外面的衣服很漂亮,但我們的衣服也很好看。」在她含蓄的微笑中,我們都為她的話感動著。我想,這應該是我們在村裡做文化項目的一種動力和一個該繼續摸索的方向吧!
黎夏 (南丹文化項目工作人員,白褲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