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意識——在衣櫥裏發現,從爐灶裏點燃

节能意识——在衣橱里发现,从炉灶里点燃

城鎮與鄉村的生活方式都在改變:鄉村以前依賴木柴、秸稈、牛糞等生物質能源,現在電能逐漸成為主流,鄉村居民漸多依賴這外部能源;以往因地制宜獲取能源的技藝,乃至相關生活方式和文化,也慢慢消失。社區伙伴在這十多年來,努力與伙伴和社區一同反思主流經濟發展給社區帶來的不利影響,資源和能源必須要從消耗轉變到再生的方向,尋找其它經濟模式的可能。

2015年開始,社區伙伴與雲南保山學院合作,支持了30名大學生志願者走入城市生活,了解保山這座城市的能源情況,從個人及家庭的衣、食、住、行、娛,到校園和社區乃至城市開展能源消耗調查。從受訪者的生活起居和生活態度入手:清點衣櫥中的閒置衣物、廚房裏的過期食材,計算食堂裏的剩飯剩菜、點送外賣食物的一次性餐具的數量和碳排放量…...調查活動不只是收集本地居民消費習慣的資料,也讓訪問者和受訪者同步體驗和思考,過度消費所潛藏耗費過多能源的問題;衣櫥照片展覽等生動有趣的受訪人群回饋活動,讓參與者反思現在的生活方式,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如何減少能源消耗。調查本身是充滿挑戰的學習過程,各方參與者——從項目伙伴到大學生志願者和城鎮居民,都對調查結果有很大觸動。

燒柴的手工灶體現了鄉村的傳統文化——村民在做飯招待客人、逢年過節烹煮食物、以及供奉灶神時,都還是會使用手工灶。為提升大眾關注農村能源消耗議題,促進村民發展適合當地節能技術和灶具技術標準的節柴灶,社區伙伴在2017年和雲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雲南省農村能源工作站,共同發起舉辦全省「農村節柴爐灶創新設計大賽」,向農村社區居民、農村能源基層技術人員、高校學生和節柴爐具廠家徵集創新改造的節柴灶具,並激發公眾對能源問題的興趣。大賽動員了14個市州的32個縣的能源工作站,共收到65份參賽申請作品,入選作品有42個。在最終評審的現場活動中,除了有熱火朝天的手工灶砌灶實際操作和效能評比,還為參與者擺設了老品種土豆品嘗會並展示環保海報,不僅活躍了現場氣氛,更充分利用了參賽選手的爐灶產生的熱能。

大賽後,多位來自村裏的手工灶師傅,和來自基層能源站的工作人員都說:這次看到各地的灶型,認識了那麼多打灶的老師傅,學到了很多新東西,大開眼界,回去會好好借鑒,結合自己當地的情況,繼續嘗試創新,打出更省柴、更好用、更受歡迎的灶。

(摘自《社區伙伴年報 2017-2018》)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