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歷史

2001

社區伙伴成立,工作重點是探尋可持續生活道路,主要地點為中國西南部,同時亦有全國或地區性項目。

2002

製訂了第一份《策略規劃2002-2005》,三年的工作目標為「可持續生計、社區為本的基本社會服務、社會公正及多元發展、政策及實踐的結合」,基本項目手法為「培育社區協作者」;規劃並製訂了項目省區,包括雲南、廣西、四川、貴州和廣東,全國或地區的項目點則主要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城市。

2003

開始支持更廣泛的項目,包括開展城鄉流動的可行性研究,為進城務工者提供離鄉前後的支持,提高社區可持續生計的能力;引入「社區支持農業」概念支持對於可持續生活的學習。

2004

已開展了共計50個項目,內容包括增強參與式手法及行動研究、學習本土文化知識、農村的善治管理、生態農業、社區支持農業、民間組織及社區小組的能力建設等;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首個省項目辦公室;以讀書會、工作坊、田野探訪、農村調查、城市農耕、共同購買等方式建立志願者「健康農業」學習網絡。

2005

進入新階段的《策略規劃2005-2008》,為期三年,著重文化反思、生態健康及可持續生活理念,促進跨項目學習,探索出一套有效而適切的工作手法;在廣西召開「文化反思和農村建設」研討會,有近100人參與,並把研討會的經驗整理成為《土地在沉思》文集出版;啟動青年實習生計劃,正式開始在青年發展工作領域的探索。

2006

組建內地工作團隊;在貴州省貴陽市設立第二個省項目辦公室,加強統籌及管理省內的項目;出版第一份《健康農業》電子報(後改名為《比鄰泥土香》)。

2007

對項目工作進行全面回顧及計劃,把《策略規劃2005-2008》延伸至2010年,加強文化反思的視角,作為社區伙伴的項目基調;總結以往西南地區多個生態農業項目的經驗並正式納入機構探索可持續生活的項目焦點;城鄉流動項目結束,並把人口外流這個議題歸併於農村項目;在貴州進行「傳統文化傳承經驗交流」活動,釐清建立機構對文化反思概念的理解。

2008

社區伙伴在城市與農村開展的項目超過200個,並在雲南省昆明市設立第三個省項目辦公室;為回應汶川地震後受災社區的需要,啟動災後重建項目,製定三年重建計畫,著力於生產生活及文化的重建;引入生態家園設計(Ecovillage Design Education, 簡稱EDE)培訓及情意自然教育的探索;可持續生活刊物《比鄰泥土香》正式創刊。

2009

完成《策略規劃2010-2015》,正式確立可持續生活為機構使命,從「以弱勢社群和邊緣群體為伙伴,協助他們增強能力,推動以社區為本的發展,促進自力自主,減少不平等,尊重本土文化和尊重環境」,轉變為 「社區伙伴與社區和相關人群一起努力, 恢復人們內心與大自然的聯結,探索實現可持續生活的道路和方法」。

2010

啟動《策略規劃2010-2015》;確立五個項目焦點:尊重大自然、生態農業、本土經濟、整全健康及學習可持續生活;全體員工在貴州相聚,探討氣候暖化下的另類發展,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首次在貴州開展生態家園-可持續生活教育課程。

2011

社區伙伴成立10周年;四川辦公室開設社區藝術網絡建設項目;首次在內地開展自我覺察與社會轉化學習;啟動大陸與台灣青年協作者互派實習計劃。

2012

社區伙伴與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合辦「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來自內地、香港、台灣共120名參加者出席,建立起一個堅實的社區支持農業實踐者網絡。

2013

製訂機構未來發展的《長遠方向》(LTD),確立機構定位,包括加強社區和草根社群的抗逆能力、進行文化反思、培養內在力量,以及機構內部員工身體力行以實踐可持續生活;重新定位為「成長中的可持續生活網絡」之一員,採納「非以人類為中心」的組織哲學;確定機構五個項目焦點:大自然智慧、生態農耕、社區經濟、可持續生活網絡、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作為推動項目的指引;根據《雲南省規範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暫行規定》要求,取得《備案通知書》和批核檔;被評選為首五家評價最高的境外基金會之一,獲頒「金桔獎」;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和廣東省廣州市分別設立廣西與廣東省項目辦公室;《書寫社區——回歸與延伸》出版。

2014

完成《策略規劃2015-2020》,確定社區伙伴工作理念:「建立內在力量」、「協作文化反思」、「搭建網絡」和「培育社區協作者」;集結內地、香港、台灣社區支持農業之探索的經驗,整理出版《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

2015

於年度管理團隊計劃會議中,放眼轉型後,在原來長遠方向的四個定位基礎下,想像2017年以後,我們對於推動可持續生活之遠景、定位及策略行動,將會出現什麼新的調整。對可持續生活之遠景形成新共識:以感恩萬物一體為本,鼓勵及凝聚多元背景的生活者,構建小而美、去中心化,以及相互連接的可持續生活網絡;強化社區伙伴團隊的在地實踐,共同讓可持續生活行動普及化;在香港理工大學召開「生態農業及社區支持農業-傳播工作坊」,來自內地、香港、台灣近70名參與者參與,探討生態農業及社區支持農業發展的公眾傳播議題與空間,各地區媒體生態分析與傳播經驗手法分享,及傳播與社會意識轉化關係。

2016

完成機構轉型,重組項目執行團隊,由省份團隊轉變為農村團隊、城市團隊、綜合能力建設團隊、社區伙伴(香港)北京代表處、行政團隊,相互協力在全國推行項目;完成團隊整合、精簡人手,關閉內地5個在地辦公室。

2017

社區伙伴獲得北京市公安局頒發《境外非政府組織代表機構登記證書》,成為首批由環境保護部(2018年3月後組建為生態環境部)作為主管單位的境外非政府組織,並成立北京代表處;農村項目重組成為西南農村項目,面向傳統與城鎮化兩類型農村社區開展工作;與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合作,舉辦以「鄉村振興與農業綠色發展」為題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惠州年會——生態農業分論壇。

2018

針對《策略規劃2015-2020》進行中期回顧;支持伙伴參與在雲南昆明舉辦的「山地未來國際會議」,並支持世界農用林業中心主持編寫的畫冊《山地未來》(英文版)出版;《比鄰泥土香》第10期出版。

2019

完成《延伸策略規劃2020-2023》;展開香港可持續生活網絡之探索;開啟面向青年行動者的東南亞研習計畫;出版記錄機構過去十餘年農村工作經驗的《當文化反思遇上農業——協作者札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