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伙伴一直支持贵州省黎平县流芳村恢复传统生态农耕和生态与文化的保护,包括实践传统稻鸭鱼共生的生态耕作法。几年後,村民发现田间的生物多起来,并喜见更多青蛙的踪影。每到春夏蛙声四起,让农田得益於这种吃害虫的「庄稼卫士」。(潘永荣 /社区伙伴) 贵州省黎平县村民正在收割老品种糯米。(詹炜/社区伙伴) 社区伙伴支持贵州麻山石漠化的生态恢复工作,让村民了解种植竹子能助恢复生态,竹子本身又能为村民提供日常物资,如图中的竹制背兜。(杨成) 贵州省黎平县流芳村的妇女把洗碗用後的洗洁精倾倒在养鱼的稻田中,令大量鱼苗死亡。 在贵州省黎平县流芳村的村民接受培训,了解家用化学品的祸害,并鼓励以传统方法进行个人清洁,如将糯禾草烧後的灰,煮成灰碱水,用来洗头丶洗衣。 贵州柏香林村村民运用在石头上种树的传统智慧,恢复已遭破坏的生态。 贵州省黎平县流芳村传统的稻鸭鱼生态农耕是当地侗族的文化核心,鱼和鸭吃掉稻田中的害虫,稻田又得它们的粪便作肥料。社区伙伴支持该村恢复这种生态种植方法。 贵州省黎平县流芳村传统的稻鸭鱼生态农耕是当地侗族的文化核心,孩子们好奇地看鸭子在稻田间怎样捉害虫。 苗族妇女举行刺綉比赛,推广能够传承祖辈历史的活动。 在社区伙伴支持的一项调查中,以传统方法养殖中华蜂,是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命脉。图为养蜂人将传统养蜂木桶挂在屋外,蜜蜂就在木桶内。 在社区伙伴支持的一项调查中,以传统方法养殖中华蜂,是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恢复的命脉。图为其中一种传统养蜂法──用树干蜂桶来收捕野蜂。 苗族青年拿着纸和笔,访问长者们有关苗族的迁徒史。 社区伙伴支持苗族青年学习他们的传统文化,学习的内容还包括苗族传统建筑。 贵州黎平妇女一边唱着民歌丶一边忙着收获所保留的本地品种。 社区伙伴与麻山当地伙伴合作来恢复适合喀斯特地貌的植物,以减少种植玉米造成的表土流失。 贵州从江侗歌传承交流会──歌师们都羡慕岜扒歌师在社区还有很高的地位。 贵州瓦窑项目组检查自然农法施种土地的收成。 贵州控拜妇女一边学习传统刺綉一边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