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伙伴鼓励广西凤山县壮族村落那莫屯保留本地传统种子,以保育农田生物多样性及保障粮食作物。村民去年(2016)秋季一个放晴日欢度扁米节(采集七八成熟还未完全饱满的传统稻谷),用碗刮出谷粒制作食物,庆祝丰收及表达爱情,映眼翠绿感戴自然之恩供养丰盛。(林志光/社区伙伴) 在种子交流活动中,广西南丹农民展示当地一种传统糯米种——扫把糯。(林志光/社区伙伴) 广西鳯山县壮族小村村妇,在社区伙伴的支持下,恢复纺织传统土布以自制衣履,探索可持续生活。(社区伙伴) 广西鳯山县壮族小村在社区伙伴的支持下,恢复纺织传统土布以自制传统服装,连小学生的校服都是由土布土制的传统壮族服饰。(社区伙伴) 社区伙伴支持广西鳯山县壮族小村使用农家肥(牲畜粪便)耕作,农民把一袋袋牲畜粪倒在农田上施肥。(社区伙伴) 社区伙伴支持广西鳯山县壮族小村保育传统山歌,2015年底已搜集得800首山歌,抄录成歌本。(社区伙伴) 农民以稻田养鸭的生态方法种养田间作物。 农民以自然农法种植果树,铲起野草,用以覆盖果树农田。 通过南宁的农夫市集来推动社区支持农业。 在广西,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合作伙伴组织的情意自然教育。 凤山县那莫村的村民在给评估团队反馈社区项目的情况。 广西农户去容县有机沙田柚基地交流学习。 在广西凤山县,项目工作人员与当地裁缝们讨论传统服饰的设计。 在广西,社区伙伴支持农民保育本土稻米品种及引入新品种,以使稻米品种多元化。 在广西南丹进行稻米品种改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