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民老熊師是社區伙伴生態農耕的老伙伴,他慷慨地與其他農民分享生態農耕技術。圖為他在柿子園裏套種核桃䒭蔬果。(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沖分局) 半農半牧,傳統智慧。(德欽縣佛山鄉江坡村村民斯南尼瑪) 悠然白鷺(王天燦/雲南騰沖縣珍稀動植物保護協會提供) 植樹保育(葉建芳/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騰沖分局) 社區伙伴支持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活動。(杜曉紅攝) 看真點雲南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的白眉長臂猿!社區伙伴在這保護區支持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活動。(摘自《赧亢七年》,李家鴻著) 看真點雲南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的白眉長臂猿!社區伙伴在這保護區支持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活動。(摘自《赧亢七年》,李家鴻著) 雲南富源縣是產煤大縣,有源源富厚的煤礦,但村民未必意識到此帶來的不可持續問題。 雲南富源縣的煤炭為農村提供燒煤能源,但燒煤能源帶來環境隱憂。 在社區伙伴支持下,雲南富源縣清潔能源推動者在村委會進行社區能源知識宣傳教育活動。 在中國雲南省德欽縣江坡村,社區伙伴支持當地山區保育野生動物。活動中,村民巡山後,撿走山上以往用來捕獵動物的「扣子」(左面男子手上的鐵綫圈),以保護野生動物。(斯南尼瑪) 在中國雲南省德欽縣江坡村,社區伙伴為了支持當地山區保育野生動物,協助山區居民在森林安裝紅外綫相機,拍下動物活動情況,以喚發對動物的感情。這是紅外綫相機在日間拍得美麗的岩羊照片。(安五吉才) 社區伙伴鼓勵中國內地社區推行社區經濟,而社區經濟形式之一例如在雲南,有農戶須建屋,村內各戶壯丁齊來免費幫忙,然後換取飯餐或將來可交換的勞動力。 當古樹愛心守護者的昆明年青人齊心保護古樹。 在昆明守護古樹的行動中,養護後的毛葉合歡重現生機。 社區伙伴於2013年支持雲南少數民族以繪畫形式表達生態健康的理念,並在國際會議中展出。圖為傈僳族圖畫,展示五種不同草藥可製成防病藥酒。 在德欽的藏族社區進行的各方面的項目工作:村民和僧侶參與羊拉村的植樹。(海志高) 保護傳統音樂,作爲社區與自己的文化和價值的聯繫紐帶:雲南慶祝新年的音樂交流。(斯郎倫布) 雲南高原上的生態農業:七月金色的麥穗等待收穫。(斯南尼瑪) 雲南哈尼族人承傳傳統食物,選擇簡單生活。(茶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