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穩固的生命網—— 雲南"農業生態系統體驗工作坊"的啟示

文 / 李自躍(雲南生態健康項目官員)

  每種植物都有它的生存智慧,現代人在營造農業生態系統[1]時,是不是太看重生產利益,忽略了植物本身自我完善的智慧?每個植物的生命都是一個傳奇,人類應怎樣延續這些傳奇,讓物種之間能夠相互依存,構成一個更穩固的生命網?

  今年7月18-20日,社區伙伴雲南團隊很榮幸邀得雲南農業大學蜜蜂專家匡海鷗、雲南農科院小麥專家程耿,在昆明好寶箐生態農業園開展"農業生態系統 體驗工作坊"。我們曾到過這裡幾次,熟悉它的生態景觀背景;然而,當我們進一步接觸當中的萬物生命系統時,感覺卻是如此的陌生,一切都得重新認識。在專家們和好寶箐的萬物陪伴下,我們走進果樹、蔬菜、昆蟲(蜜蜂、蝴蝶、螞蟻等)及野草的生命歷程,仔細體驗和探索它們的生命意義,反思如何建立更穩定的農業生態系統。

  再次走進好寶箐生態農業園,樹依舊是那麼綠;花兒好像尚未知深秋已臨,依舊芬芳吐艷,用它那清香吸引著只只蜜蜂;蝴蝶在茼蒿地裡翩翩起舞,用它那美麗的身影迷醉著眾多蟲子,還有我們的目光。伴著我們走過整段學習之旅的,是蜜蜂專家匡海鷗一個個動聽的生命故事,讓我們對植物、昆蟲、土壤有全新的認識和思考的激蕩。

從自然生態系統到農業生態系統

  自然生態系統意思是指從一個物種到種群再到群落,不同群落組成自然生態系統,他們之間不斷進行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慢慢達到動態平衡,具有相對穩定性和恢復能力。而農業生態系統由於受人為干預,為了滿足人的欲望,對食物的需求超出了系統產出,系統的規律被扭曲。過分追求產量,加上一些經濟、政治利益的考量,生物多樣性越來越少,能量與物質不斷向外輸出,自我平衡的循環機制便被打破,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因而下降。

感知植物生命和生命網

  從植物的自我復原能力和智慧引發想像,工作坊讓我們領略植物不可思議的生命歷程和變化,例如:

  1. 植物自我恢復能力:植物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和自愈能力,當受到傷害時,樹皮會短時間內分泌大量內源激素,形成新的植株或根,展開新的生命;
  2. 小麥的智慧:小麥在葉片上長出蠟粉,能阻止昆蟲咬吃,也能抗霜凍;當葉子受到外來侵害時,比如被蟲咬,傷口表面會形成一片水膜,均勻地散在葉片上,避免昆蟲再來咬吃,也可加快傷口的愈合速度,同時防止細菌侵入。麥芒,可以有效減少被鳥、昆蟲咬吃,保護麥粒生長;
  3. 土豆的智慧:長塊莖,也開花結果,它生存的最大目標是繁衍後代。土豆通過塊莖來保持自己基因的一致性,而果實則能保證基因的多樣性。若塊莖沒有長好,不能留種,它就會選擇結果,保證自己有後代;
  4. 小瓜[2]的智慧:即將敗育的小瓜,植株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切斷對它的營養供應,使之成為微生物的食物,讓微生物分解有機質,供給自身營養;瓜葉片受到蟲咬後,植株會停止養分供給,讓周圍的細胞自死,進而保護自己,不再繼續受細菌的攻擊。

顛覆對雜草和害蟲的認識

  野草是蔬菜的祖先,我們不能忘了養育我們的蔬菜的祖先。"雜草"只是人類在觀念上的定位,人類把自己需要以外的植物都算作"雜草",其實它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是有自己的特定價值和生命意義。例如:

  1. 菠菜地裡的野草:它可以保留陽光,保持水土,減少肥料流失,為昆蟲提供棲息地和食物;
  2. 玉米田裡的野草:當玉米地不長野草的時候,土蠶吃玉米根,當野草長出後,土蠶就不吃玉米根,改吃野草根。野草同時也吸收陽光,留住能量,為土地遮陰,保持土壤裡的水分。

  另外,蟲子也沒有好壞之分,它在幼蟲時期會吃葉子,但成蟲(變成蝴蝶)之後會幫助植物授粉;還有菜地裡的蟲子,喜歡吃較老的葉子,而不會把整顆植株吃掉,也不會遍地吃,只會選擇就近的。農地周圍有雜草的,也會減少吃蔬菜的蟲。一塊地裡,保持多樣性種植(包括野草),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關於馴化思考

  馴化是指人類通過人工的干預與手段,嘗試把野生物種改變成為農業種植或飼養的用途。
例如很早便被馴化的十字花科蔬菜,每天都在我們的餐桌上,它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和策略(不斷繁殖後代)。它是完全受人類干預,抑或它也在不斷發揮自己智慧和自我調整?是它馴化人,還是人馴化它?這樣的問題引起我們思考,人類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好自己的角色?

活動相片分享:

+ 擊點放大圖片


工作坊期間,我們重新認識了農業生態系統中不同生態因子的生命價值。

體驗挖土豆的同時,亦讓我們知道動一小塊土也會影響整個農業生態系統。

了解雜草的生態功能後,顛覆了我們對"雜草"的認識。

討論十字花科蔬菜與人的馴化關系,引起我們思考人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扮演什麼角色?

細小的蜜蜂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發揮莫大的作用。

 


  1. 農業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時空和地域內,人類利用農業生物與環境之間以及生物種群之間的互動而建立的一個有機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與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可以分成以綠色植物為主的"生產者",以動物為主要的"消費者"和以微生物為主的"還原者 "(分解者)。
  2.  小瓜是雲南慣用的叫法,香港稱脆玉瓜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