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元謀縣因其低地乾燥高溫的自然條件使得河谷地帶成為天然溫室,當地發展了集約型蔬菜種植業,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益,但同時也對社會和環境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化肥和農藥的廣泛使用和濫用已經污染了當地包括水和和土壤在內的自然環境,造成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物種死亡,導致疾病產生,破壞健康。因此,社區夥伴雲南辦公室與昆明植物研究所(KIB)在元謀開展了「轉型中的農業生態健康途徑」的項目合作,共同促進對生態健康的理解,重點是土地利用與生計變化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和生態健康。昆明植物研究所成立一個跨學科項目小組,由縣級和省級植物學、傳染病學、人類學和有機農業研究人員組成,項目組建立了合作及資訊分享機制。
在確保不同學科人員的參與下,項目組通過查閱文獻瞭解生態健康,結合對縣、鄉、村的調查研究,制定干預措施。對於農藥危害引入「以社區為基礎的病蟲害綜合防治(IPM)」作為社區干預手段。以社區為基礎的病蟲害綜合防治分為兩部分,一是在室內完成,由培訓的老師對學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二是在田間識別病蟲,並討論相關的防治方法。在項目組的協作下,村民學習到了蔬菜病蟲害及其防治知識,對農藥危害有了新的認識。
申頂芳(社區夥伴雲南生態健康助理項目官員)